聚焦“人工智能+”实践人才培育首迎国际队并启动AI应用研究基地
【香港,2025 年 10 月 4 日】由香港人工智能学会主办的年度科技盛事 ——“青少年人工智能与科技创意大赛 2025”,于 10 月 4 日(星期六)在香港数码港盛大收官。赛事以 “推动 AI 与青少年教育、创新实践深度融合” 为核心,由(香港)人工智能学会统筹主办,并得到团结香港基金、香港山东社团总会、港九新界贩商社团联合会、澳门国际STEAM教育协会、ICode中国区组委会、香港数码港、香港教育大学等各界支持,深度响应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 “人工智能+” 行动的意见》(国发〔2025〕11 号)部署。今年赛事规模创历届之最,场地覆盖整个数码港园区,不仅汇聚中国内地多省市及港澳地区的青少年精英,更首次迎来马来西亚代表队参赛,成为跨区域、国际化的青少年科技交流平台,集中展现新一代在人工智能与科技创意领域的创新实力。

跨区域 + 国际化参赛阵容奏响 “人工智能+”全球合作序曲
本届大赛的参赛版图显著扩容,吸引来自中国内地 11 个省市(含北京、天津、山东、江苏、内蒙古、辽宁、河南、海南、吉林、广东)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学生组队参赛,选手们带着项目作品、机器人与编程同台竞技。值得关注的是,马来西亚代表队的首次加入,正是对 “人工智能+”全球合作中 “打造平权、互信、多元、共赢的 AI 能力建设开放生态” 要求的积极实践,为赛事注入国际化活力,进一步凸显大赛在亚太地区青少年科技领域的影响力,助力弥合区域 “智能鸿沟”。
开幕仪式上,各地参赛代表有序进场,天工机器人亦作为AI学生大使代表参与。伴随雄壮的国歌奏响,赛事正式拉开帷幕。现场气氛庄重而热烈,来自不同地区的青少年在仪式中感受科技与家国情怀的交融,为后续竞技奠定 “协同创新、共享成果” 的基调。
三大赛项覆盖全领域践行 “人工智能+” 科技/产业人才培育目标
大赛设置三大特色赛项,全面覆盖人工智能、机器人、编程及创新发明领域,让不同特长的青少年都能找到展示空间,提前衔接产业创新需求:
lICode 国际青少年编程赛全球总决赛:聚焦编程逻辑与实战应用,选手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系统任务,考验其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赛事结果同步纳入 ICode 全球排名体系,助力培养人工智能所需的基础研发人才。
l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新星行动邀请赛:以 “AI + 机器人” 融合创新为核心,选手需展示自主搭建的机器人及 AI操控,部分作品可实现智能联动、监测等实用功能,直接呼应 “人工智能+” 产业发展中 “推进工业全要素智能化发展” 的方向,培育产业适配的技术应用能力人才。
l创新发明与科技应用挑战赛:鼓励 “科技落地” 思维,契合 “人工智能+” 产业发展与民生福祉,选手提交的作品涵盖航天太空探索、非遗科技创新、低碳科技、智能教育、医疗辅助等方向,如基于 AI 的垃圾分类识别装置、适老化智能手环等,体现科技服务社会、赋能生活的理念。
签约启动 AI 应用研究基地同期举办教育论坛夯实 “人工智能+” 基础支撑
赛事期间,主办方香港人工智能学会联合EDU集团、香港山东社团总会、香港联企研究所、香港真珠科培研究基地,共同举行 “人工智能应用研究基地” 签约启动仪式。该基地以 “产(产业应用)、学(学术教育)、研(技术研发)” 三位一体为核心,严格对标 “强化 AI 基础支撑能力” 中的部署,将整合内地与香港的科技资源、教育资源及产业资源,打造兼具实验性、应用性与国际视野的人才培育平台。未来,基地将推动 AI 技术在教育、科研机构与企业间的转化,助力香港成为大湾区 “人工智能 + 产业” 协同创新的关键节点,为培育智能原生企业、拓展新赛道储备青少年人才。
与此同时,面向教师群体的 “人工智能创新创意科技教育论坛” 同步举行,深度响应 “人工智能+” 民生福祉中 “推行更富成效的学习方式” 的要求。香港城市大学特约教授叶仕伟、香港教育大学人工智能与教育科技荣誉理学士课程主任张浩然博士,及多位工商业界科技专家受邀分享实战经验 —— 从 “AI 在课堂中的场景化应用” 到 “企业级 AI 项目的开发逻辑”,嘉宾们带来最新市场案例,为香港教师优化 AI 教学课件、提升学生科技兴趣提供切实参考,助力构建 “AI + 教育” 的 “人机协同教学新模式,推动育人从知识传授为重向能力提升为本转变”。
锚定大湾区科技枢纽定位助力 “人工智能+ 高质量发展” 国家目标
香港人工智能学会负责人表示,本届大赛不仅是一场竞技盛会,是推动青少年科技教育、深化区域科技合作的重要载体。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全球迅猛发展,大赛通过让青少年亲身参与科技应用与创新实践,既能加速 “人工智能+” 在教育领域的普及落地,更能培养具备国际视野的 AI 素养人才,为国家 “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全面步入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 贡献民间力量。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国际枢纽城市,香港凭借地理与制度优势,正成为 “中国 AI 走出去、世界 AI 引进来” 的中转站。香港人工智能学会期望以本届大赛为起点,持续举办高水平国际科技赛事,进一步助力本地创科生态圈及中外 AI 领域交流合作,为智能城市建设与社会创新注入青春动能。
关于香港人工智能学会
香港人工智能学会成立于 2018 年,核心使命是通过举办讲座、培训课程及跨领域交流活动,提升社会对 AI 应用的关注,促进行业合作与智能化发展。自 2021 年推出 “人工智能学生大使计划” 以来,学会已获香港教育局商校合作计划支持,累计协助学校培养上千名青少年 AI 推广使者,为香港乃至大湾区的 AI 人才储备贡献新质力量。
如需了解更多赛事详情或合作信息,可联系香港人工智能学会官方邮箱:info@theioai.org
图片:
1)香港人工智能学会于香港数码港举办学界科技赛青少年人工智能与科技创意大赛2025圆满结束


2)比赛在学生代表们进场及奏唱国歌后正式展开。


3)各地学生代表队



4)ICode国际青少年编程赛全球总决赛


5)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新星行动邀请赛


6)创新发明与科技应用挑战赛




7)人工智能学会联同香港山东社团总会、香港联企研究所、香港真珠科培研究基地共同签约推动「人工智能应用研究基地」伙伴合作

8)香港城市大学特约教授叶仕伟教授及香港教育大学人工智能与教育科技荣誉理学士课程主任张浩然博士在人工智能创新创意科技教育论坛分享教育科技。

9)多个行业嘉宾分享工商业界的科技实战经历,为本地教师提供最新市场案例。

10)天工机器人作为AI学生大使代表与新一批AI学生大使合影



相关文章
热门资讯
精彩导读
关注我们
